最近Juno與Kay的合唱作品《羅生門》因事隔十年後接續前作《耿耿於懷》的故事,與稍早前的《念念不忘》構成了一部愛情三部曲,描述情侶因思想隨年漸長地產生差異而分開,引發全城熱議。
《羅生門》一作之所以成為話題,製作之用心自不在話下,這單從歌詞中與《念念不忘》、《耿耿於懷》的關聯便可看出來。然而私以為,更重要的因素,是情懷。
《羅生門》固然是琅琅上口的流行K歌,只是能否成為經典,尚待時間驗證。至於Juno在音樂上的造詣及其努力,自然有目共睹,但似乎還未到上神台的時候。
然而這歌何以大熱?因其背後承托著的,是大家的回憶;而隨回憶而至的,是懷舊的情懷。正如阿舜復出得到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一樣。
思念是一種病。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常言道物是人非,只是經歷歲月的洗禮,才發現也可以人依舊,而景不再。
雖說是愛情三部曲,但寄寓的又豈僅是令人死去活來的愛情那麼簡單?
「思念是一幅畫 在舊人心上掛
現實過得不順 便望向畫中曇花」
為什麼失戀教人生不如死?因為時間長了,會發覺對某人某物的愛不僅在於其本身,更在於愛的感覺及承載這種感覺的回憶。失去所愛,不但意味著愛的本能需求無法滿足,更提示逝去時光一去不返。往事只能回味,而不堪的現實與未知的將來已近在眼前。
這便是引起眾人共鳴的原因。大家婉惜的何止那十年來對舊情執著甚至因之陷入瘋狂的癡情主人翁?十年時間足夠使舊人從青澀少女蛻變為成熟女人,也足夠將一座繁華都會摧毀成一片廢墟。這些年來生活的不順,難免令人懷念舊時順景。
懷舊是人的天性,這在受儒教崇古傳統影響深遠的華人社會尤甚。認為舊有人事一切皆好,是因為熟悉能帶來安全感。回憶是逃避現實動盪的安穩港灣。
只是動人的時光不用常回看。
因為懷念無助於逃避現實,正如戀英不能令香港免於淪陷一樣。要重獲往日的美好,就得首先正視現實的殘酷並奮力改變。
就像James因他的不夠成熟而遭撇棄,香港的核心價值日見摧毀跟香港人沉溺於光輝歲月而碌碌無為有莫大關係。
付出努力不一定能帶來改變,但不作嘗試就肯定什麼都改變不了。
看待問題的不同角度背後是一道道的羅生門。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