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6日星期五

從詞義的角度論美(Beautiful)


常言道: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同時亦有一句古話叫做相由心生。人所喜愛的美(Beautiful),不應只是外貌(Outward Appearance)的美醜,而應是由外貌與內心(Heart)結合的外相(Posture)的優劣。

「耶和華卻對撒母耳說:『不要看他的外貌和他身材高大,我不揀選他。因為,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But the Lord said unto Samuel, Look not on his countenance, or on the height of his stature; because I have refused him: for the Lord seeth not as man seeth; for man looketh on the outward appearance, but the Lord looketh on the heart.)【聖經舊約撒母耳上記16:7,KJV】我覺得 神的這句話可以很好地為開首的結論作解釋。

我們追求美,不僅僅是出於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也是出於心理需求(Psychological)。僅合乎前者的,不叫美,叫漂亮(Pretty);只有兩者都符合的,才可稱得上為美(Beatiful)。

A pretty girl may not be a beauty ,but a beauty is certain pretty.

典型的例子便是克麗奧佩脫拉七世(Cleopatra VII)和昂山素姬夫人(Daw Aung San Suu Kyi)。

另外,雨果(Victor-Marie Hugo)的著名巨著《鐘樓駝俠》(Notre-Dame de Paris)中的男主人公加西莫多 (Quasimodo)雖是一外形極其醜陋的人,但他的心地卻勝卻當時巴黎的所有人,這也是為何他在故事結尾枯骨守護女主人公愛絲梅拉達(Esmeralda)尸骸這一幕顯得如此淒美的原因。我相信雨果是曉得何為世間值得追求的美的人。

這種美,是與醜惡(Evil)形成對比的美,美好;而不是與醜陋(Ugly)形成對比的美麗。

我們不能失去對美的追求,但我們首先應該明白何謂美。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